close

在部落格慘無人氣的狀況下,我不禁懷疑自己的敘事能力與所經歷的一切,畢竟這是我精神裡僅有的。友人勸我,寫部落格是為了記錄自己,又何必在乎人氣呢?我很難解釋自己為何在乎人氣,我想我需要的是一份認同吧!就當我腦海裡崛起放棄的念頭,卻從上天傳來福音,我的文章被選上專欄,並在第一篇文章上專欄後三天,我的第二文章也接連上架,我承認迅速標高的人氣確實滿足我小小的虛榮心,但更可貴的是格友真性情的留言,以及認識了更多這樣認真生活著的格友,此刻開始,我真的可以不再計較人氣,因為我已經受到了鼓舞、得到力量。

也許,我應該趁這個機會,讓自己關心的事再被看見,但愈是這樣想腦袋就愈是一片空白,於是,我翻找多年前我所記錄的東西,找到了為大學畢業論文所寫下的文字,這是一件完成後我便開始逃避的事。寫這個論文必須要下鄉去,在一個地方駐點,對地方有完整的體驗與觀察,我選擇的地點是「內灣」,是現在的旅遊勝地,是假日一定塞車停車費很貴的內灣。

1.JPG

當時,這份類似人類學者的功課,對於當時還年輕的我有很大的精神負擔,不在於我不夠獨立或不夠勇敢,而是對於人的情我還不起,現已被縮編的鐵道員邱大哥,當年的叮嚀猶言在耳,說他沒交過大學生朋友,以後可別把他忘了!而我逃避了,這之後的想念更是難受。

這是2000年時一個畢業作業的部份內容,讀起來沒有前因後果,也許無聊,分享這份記錄,是為抒發一些我對內灣的想念,在我心裡美好的內灣,不是被營造出來的花園咖啡可以取代,更不是滿街懷舊商品可以勾勒的!

尋找地景中的詩-內灣的地景文本

緣起

內灣位於鐵路內灣支線的終點站,對於內灣最初的印象也是從此開始的,一次的班遊讓我戀上了這裡的山光水秀,當時所搭的還是一般的火車,回程時大家都睏了,睡得一踏糊塗,剩我們幾個人在車廂的末端,吹著風。

再一次的前往內灣,是為了一份鐵道聚落的報告,因為內灣是一個客家村,陌生與語言隔閡,對我們來說特別感到徬徨。後來遇到了彭阿姨,她當時是社區協會的理事長,對於內灣的事務非常熱心,當然對於內灣的事情也瞭若指掌,透過她,使我們對於內灣有進一步的了解,而內灣的豐富,竟是我們所沒有預期的,也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內灣成為後來我所挑選的基地。

參與地景的四種角色

在地景裡漫遊

我在內灣自己的角色由漫遊者直深入至當地,以每個總評的期限當成階段的驗收。在漫遊者的階段呈現的是環境所衝擊我的部分,一個在都市長大的閩南人進入到客家村落的疏離感、身為女性的我到陌生環境的自我保護和脆弱的部分、環境促使我對自己的反省與環境呼應,此時內灣對我而言有著不斷新奇的發現,累積一定量的重複畫面和感受而成的語彙和對內灣的印象,找到了老師所說的恐怖菜園,著實令人發毛,菜園的主人,將一個個人頭插在竹竿上,有的為她穿上了衣服,有的則孤零零地一顆頭在那晃呀晃的。

51.JPG 14.JPG 12.JPG
--人頭菜園---
菜園主人的女兒以前是學美髮的,這一些頭都是當時女兒練習剪髮所用的。
彭阿姨一次在菜園旁的籃球場運動,天黑了準備回家時,老覺得有人盯著她看,喚了半天也沒人應答,轉身打算離開時,卻看到昏暗的燈光下,一顆顆目視著她的人頭。



以經驗作為測量質

為了能深入地景的精神層面及生活的核心,測量者的呈現有別於一般的基地分析,在基地有了一段時間的累積後,將從居民那裡聽來的、在居民生活中得知的和自己感受而來的…,依照基地分析最常使用的項目將這些經驗的累積分類呈現,輔以收集的數據資料及一般性描述作為對應或補充。

 河金流.JPG 茅岸.JPG 藍溪.JPG
 油羅溪景,在不同時間留下的靜逸美感(2000)。

例如關於羅溪的溪水量則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一次的大雨造成溪水暴漲,作物大部分被沖走,田地也遭埋沒。鄧阿姨回憶當時居住在溪旁的土坡上,房子的臨溪面是作為豬舍使用,由於溪水來得多又強,不斷地掏空房屋下的土坡並且沖壞了麻竹的基柱,最後豬舍垮了,鄧阿姨的豬一一滾落溪中,其中有一隻豬因為被大樹卡住而暫時未滾落溪中,鄧阿姨和媽媽使勁全力,奮力地想要拯救那隻豬,無奈豬隻養得肥胖待宰,瘦弱的母女兩人根本無能為力,豬隻一旦滾落溪中,便很快地被沖走了!阿姨惋惜地逐隻細數牠們的重量:二百斤、一百八十斤、一百七十斤………


深入地景的探索

探索者的角色主要是尋找一個地方的脈絡,在深入地方的細節之後,仍不忘將自身從環境抽離,發掘內灣的歷史脈絡,以及將其與台灣大環境的發展做比對,了解形成一個地景生成背後的力量。

內灣是進入山地地區的最後一個平地聚落,在漢人尚未進入此地區時,是山地同胞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現在深居尖石的泰雅族人。而內灣客家人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是因為早期客家移民來得晚,無法在沿海地區、平原爭得一席,因此竹苗一代的山區大多是客家人開墾定居的地方,內灣也是這樣的發展。

內灣的產業變遷可說是最精采的一幕,從清代的採樟腦、日據時代的伐木業、民國四十年代由於鐵路的興建及採煤工作的開始致使五十年代內灣人所稱的全盛時期,當時因應煤礦工人的需求,小小內灣村竟滿是旅館、茶店、酒家,彈子房、戲院等娛樂場所也在此出現,民國六十多年,礦區災難頻傳再加上採煤已不符合成本,礦場一家家關閉,以礦工為主要消費族群的商業也逐漸無法營生。也許是產業沒落後的那種蕭條感吧!民國七十年代,內灣成了電影的熱門場景,黑皮與白牙、在那河畔青青草、春秋茶室等多部電影都在此開拍。民國八十年代,內灣的年輕人口開始外移,近則以竹東為中心或中壢、新竹一帶,遠則遷移至大都市發展,內灣給人的印象都是沒落的小鎮,街道上只有老人與小孩。

民國八十四年,新竹縣文化中心舉辦文藝季,內灣線的故事即是以內灣為主軸,部分的內灣人藉由此活動重新挖掘內灣過去的歷史,而使他們發現內灣除了是個居住的好地方之外,竟藏有這樣豐富的人文寶藏。現在內灣正有兩個計劃推動,一是推動地方文化產業振興計劃「再造美麗新內灣」及擴大國內需求方案—創造城鄉新風貌計劃「內灣形象商圈」這是內灣的契機,而福禍焉知!

 
回頭看,自己是誰?

而最後的暫留者、居住者、行動者的階段,則會因為我們與環境互動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我在內灣活動的這一段時間雖然我和當地人接觸的開始,都是表明為了作業而來到內灣的,但是,我卻鮮少拿出錄音機或是紙筆(除非內容過多無法記憶),總是仔細的聆聽、細細地去感覺,我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建立我和內灣人的關係中,這樣聽來似乎是很勢利,也許起初的心態是存有目的的,但是一次次的賴在鄧阿姨家、三番兩次的叨擾陳媽、還有我的內灣總部彭阿姨家,以及邱立燮值班時,只有我能進入的工作人員辦事處,這些都成了我在內灣的窩。

幾次形象商圈及文化工作室都希望我能成為他們駐內灣的工作人員,先前因為課業的關係不便答應,一來也是因為擔心這樣的立場會混淆我的客觀性,所以就婉拒了。面臨即將畢業的狀態,除了想回台北工作之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內灣了!內灣的形象商圈的推動是令我憂心的,害怕不夠細膩的規劃使內灣成為九份的樣貌,害怕內灣將來成為一個觀光客的櫥窗,少了靈魂、少了生命力、少了內灣人,我不確定可以為內灣做些什麼,也不確定未來會不會留在內灣,我僅以此呈現作為內灣在改變前的一點貢獻,以此獻給我最愛的內灣人、第二個家的家人。

 

 69.jpg 1.JPG 7.jpg 
 



我在內灣的那段日子,改變了我很多的價值觀,讓我脫離設計者的自我中心,去細細品嚐與體會環境所要帶給我們的寓意,九年了,陸續已不知回內灣窺視過幾次,也悄悄地訂購當時照顧我的阿姨家的產品,卻提不起勇氣來關心他們,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又回顧了我在內灣的日子,原來很多事都早已從記憶中消失,我實在慚愧、汗顏。陸續,我想將1999-2000這段時間關於內灣的小片段放在這,讓喜歡內灣的人,也能有機會參與這段時間的內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niml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